让亮点与问题看得见 让考核与提醒面对面 ——访渝水三小校长刘立平 一、防控教学两不误 1.方案先行,有章可循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教导处制定《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全体师生采用“线上直播+线下辅导”相结合模式。摸排学校“三无”学生,并通过不同途径解决“三无”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确保全校学生线上教学不漏一人,实现全覆盖。班主任及时在班级微信群发送直播课程表,提醒学生上线,让家长明白线上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利用“班级小管家”小程序交作业,在作业批改时,多回复一下激励型的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完成任务。 为保障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教学需求,学校按照就近分片区的方式将教材进行发放,让课本、作业本安全快速送到每一个孩子手中。 2.防疫知识普及课 学校通过班级微信群、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多次发布有关预防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和要求。 3.上好综合素质课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指导学生抓好各学科的同时,注重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居家体育锻炼,适当家庭劳动等内容为主,以增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强调劳逸结合。 4.开展多姿多彩的线上教学活动 为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学校低年级开展了以“为中国加油!为武汉加油!为新余加油!”主题的硬笔书法提升活动,中高年级开展了同样主题的读书征文活动,最终评选出各年级“十佳硬笔书法”作品,年级“十佳征文”;学雷锋日举行了“致敬、先锋”线上升旗仪式,要求孩子们聚焦中国志愿者,向平凡的志愿者,向伟大的志愿者精神致敬! 5.巧用“学习强国”视频会议 为周密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统筹安排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利用学习强国视频会议布置工作,要求开学前对师生假期活动及健康信息全面排查摸底,这样既降低了聚集风险,也节约了时间。 二、线上线下无缝街接 针对学生复课后教学中的困难与疑惑,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召开复学后教研工作会议。会上要求全体教师就三个多月线上教学成效做精准分析,线上和线下教学工作如何衔接及复学后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进行思考和研讨。 语文胡老师通过期中质量检测和复学几天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孩子们对生字词语的掌握不够扎实、书写不够认真、阅读习惯养成不好、写作业出现危难情绪等。并针对以上的一些问题,打算从几方面入手:一准备新课与复习同步进行,利用晨诵熟读课文,背诵一部分课文;二利用午读时间组织学生阅读,养成摘录笔记的好习惯;三每周抽出适当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练字;四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分类指导。 数学、英语老师认为:线上教学直观形象,教师素质高,但没能及时顾及学生的差异。复学后要进行查漏补缺,让学生多练,从练习中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英语学科比较注重互动和听说,复学后老师要针对本班学生情况进行有效复习,除了巩固基本知识点,也要注重知识重点、难点的讲解。给学生一个较全面的输入,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课堂设计要有新颖性。” 为此,学校教导处就复学后教学工作提出几点要求:一要着重抓好学生的行为习惯;二采用单元复习,知识串讲等方法,批改好每天作业;三抓好后进生辅导工作。同时,学校还要求语文老师重视课外阅读,数学教师备课组分工合作,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专项辅导,英语老师要培养学生听、读的习惯。 会上,刘立平校长对学校近期工作作了详细安排,并强调:一要加强孩子的阅读能力;二先梳理线上教学知识,后把握时间进度进行新授课教学;三作业量要控制,习题要精讲精练;四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心理,不可施加压力。 三、紧抓教研 及时考核 为扎实推进线上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积极引导教师转变角色,要求全体教师每日跟学,坚持“停课不停教”线上教学打卡,认真梳理课堂内容。学校于四月、五月下旬,分别举行了线上期中考试和线上教学质量检测,针对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复学后的教学计划,召开各年级各学科备课组长研讨会,要求各备课组长先充分听取其他老师意见建议,会议结束后要求备课组长整理本次会议精神,并及时传达给每一位教师。 四、疫情散去 相约校园 根据《新余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中职学校复学工作的通知》精神,小学四至六年级于5月12日起错峰错时返校,一至三年级于5月18日起错峰错时返校。学校前段时间对复课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制定方案、制度与模拟演练等,市、区领导也多次督查复学情况,并对学校复学准备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老师们对久违的校园进行了全方位的打扫,把课桌摆得整整齐齐。复学后的孩子们每天分两路纵队分别从校门两侧的电子测量门有序通过,学校精心为孩子们准备了《复学第一课》,凭借精美的课件,各班班主任为孩子们送上了一系列关于疫情防控知识、爱国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人生成长课”。 渝水三小全体教师将全力以“复”,踏实勤奋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四环三步”课堂教学,同心合力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